城中有你 更加多彩——国家民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9-09-02 17:03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崔清新)当前,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三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常住在城市。随着各民族群众跨城乡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加快,依法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生活因为少数民族的参与而更多彩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的问题。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就修改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这部已经颁布施行23年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进入了实质性修订阶段。国家民委有关负责人对这次修订作了解读。

  修改“迫在眉睫” 

  城市民族工作在民族工作和城市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城市民族关系日趋多元和更加复杂,199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有效解决现实出现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修订: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各民族的互动交往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大量生活在传统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向城市流动,寻找新的生活和就业机会,许多城市中少数民族常住和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远超世居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55个少数民族成份齐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现行条例的一些规定,特别是体现对城市少数民族特点尊重、帮扶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实际上已经失去执行的环境和条件,需要作出新的规定。

  ——由于存在着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参与和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少数民族期待政府及公共服务机构对其基于传统文化、宗教、语言、风俗习惯上的特点需要。同时,随着城市少数民族成份增多和人口增加,在城市中发生的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侵犯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现象不断增多,在就业、入学、住宿等方面个别地方对特定少数民族群体的歧视性做法时有发生。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逐渐成为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存在居住环境恶劣、失业率高、贫困程度深等问题。如何保障和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城市中,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各民族居民由于相互不了解、不适应,存在误解甚至歧视,涉及民族因素、影响民族团结的摩擦和矛盾纠纷随之增多,有时甚至酿成恶性事件,破坏社会稳定,产生恶劣影响。据统计,近年来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80%以上发生在城市。这对依法协调民族关系,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涉民族事务法治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提出了迫切要求。

  修改“一直在路上” 

  从2006年起,国家民委正式启动条例的修改工作,2011年3月正式报送国务院审议。2009年至2016年连续八年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2015年、2016年两次列为“力争年内完成项目”。

  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高度重视。

  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2016年1月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要求,要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依法管理城市民族事务,以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以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加强和改进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为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修改的“五大重点” 

  此次条例修订主要吸收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同时修改现行条例中一些过时和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容:

  一是在立法目的中新增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工作原则方面,增加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规定“城市民族工作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城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二是明确了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规定国务院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区域内城市民族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制,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协调、监督,确保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进一步明确反对民族歧视,维护民族平等原则。避免城市中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及时调查处理涉及民族歧视的言行和做法。

  四是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新增了公平公正对待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内容,应当完善工商管理、城市管理等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建立跨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五是增加社区民族工作的内容。新增了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社区民族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参与社区生活,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根据实际需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基层服务管理工作站等内容。

  此外,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管理和保障有效供应,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为此,增加了加强清真食品管理机制和支持网点建设的内容;对做好少数民族聚居街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鼓励各族学生同校混班、发展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等作出了规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