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获评2024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成果项目的公告》,由市投资集团旗下的沙县农交中心依托上海交易集团研发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省金融创新成果一类项目,且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这一成果不仅是对平台在林业金融创新领域深耕的肯定,更是沪明对口合作背景下,林业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大突破。
从1.0到2.0:平台扛起林票升级的使命担当
作为全国林票改革的先行探索者,我市自2019年底启动林票1.0试点以来,制发林票1.0和2.0总额7.2亿元,涉及全市31.3万亩林地,惠及约8万余林农。有效解决了“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业经营难题。但1.0版本仅能在村民间内部流转、无法进入规范交易场所的局限,成为制约林业资源资本化的瓶颈。
2023年,在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指引下,在省委金融办、三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依托沪明对口合作契机,市投资集团引入的上海交易集团专家团队,与沙县农交中心深度协作,聚焦林业资源“要素化、资本化、金融化”核心目标,成功研发“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系统性解决了资源确权、价值评估、交易流通三大核心问题,真正让“青山”变成可交易、可融资的“资产”。
林票2.0:平台上的林业资产市场化运作
在沙县农交中心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林票2.0实现了全流程规范化运作:
确权登记:森林经营主体的林木资产经专业评估后,在自然资源部门登记、林业部门核验备案,再通过全国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公开登记系统完成信息公示,确保权属清晰、价值透明。
挂牌交易:经上述流程后,林票2.0在平台正式挂牌,面向全社会开放交易。村集体、林场、企业等主体只需提交规范材料,确认权属后即可通过平台实现“上市”。
多元变现:通过平台的竞价系统,投资者可实时参与竞拍,成交后可通过流转交易、到期砍伐、主体回购及银行质押等方式灵活变现。
如今,沙县农交中心的屏幕上每日滚动更新省内国有林场、企业的林票2.0项目,每天上午10点,来自各地的竞拍方在此激烈角逐,一笔笔金融“活水”正通过平台注入三明的绿水青山。
交易实例见证:平台激活林业资本活力
2023年7月,三元区陈大国有林场的林票2.0项目在我中心完成首次市场化交易:134.6亩林地对应的林票以42万元挂牌,最终以48.8万元成交,溢价率达16.19%,为林场提升经营水平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年12月,该项目竞买方--三明市梅列明林林木采伐有限公司通过我中心平台,将林票质押给兴业银行获得48.8万元贷款,实现了“一次评估、多次融资”。
2024年3月,首笔地方专项债资金在平台购买4张林票2.0,开创了林业政策性投融资新路径。
更有来自武汉的投资者跨越700公里,通过我中心平台竞得林票,印证了“青山绿水就是无价之宝”的市场共识。
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完成16宗林票2.0交易,总金额达3451.52万元,其中社会资本投入95.72万元,专项债资金2007万元,质押融资1348.8万元。这不仅盘活了沉睡的林业资源,更通过平台搭建了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的便捷通道,切实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林改难题。
下一步,沙县农交中心将持续深化林业金融创新,以林票2.0为支点,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交易机制,让更多林业资源在平台实现价值流转,为林农增收、林区繁荣贡献平台力量。(投资集团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