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上午,随着两山泰宁、明溪分公司正式揭牌,三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代表我市“两山”转化迈入关键节点,标志着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取得重大突破。作为改革创新的国有平台,市投资集团统筹旗下两山生态产品交易公司、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坚持以四级服务体系为战略支点,通过机制创新、服务下沉、版图拓展等系列举措,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农村产权交易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构建起一个“立足三明、辐射全省、接轨全国”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
林权流转:激活绿色经济新动能,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作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将市投资集团两山公司、沙县农交中心的建设纳入深化林改创新任务,以“两票一平台”为发展目标,构建起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深度整合国资、林业、农业、金融、财政等多方资源,相继出台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为平台发展构筑起稳固的政策基石。
两山公司紧抓政策机遇,凭借专业的市场运作能力,打造出包含林地经营权流转、林木所有权交易、林业环境权益类产品、林业金融服务、林业代理咨询等五大业务板块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实现林业要素交易全流程覆盖。各业务板块有机联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集聚效应,使平台跃升为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林业要素交易平台。同时,公司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针对林业经营特点开发林易贷、保证金保险、电子保函等定制化金融产品,为林业经营者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目前,平台已累计完成林权交易2845宗,成交金额达17.36亿元,综合溢价率18.2%,助力交易主体实现交易溢价增值和节约资金2.07亿元。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是林业资源向“绿色财富”的成功转化,更是林农和林业企业借助平台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为“两山”转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资产盘活:释放乡村资源新价值,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两山公司创新采用“一套人马、两个平台”运营架构,通过市场前置服务平台和专业交易平台互融互促,实现人力资源与业务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共享。在这一创新模式驱动下,短短半年时间,两山及县域子分公司就为沙县交易平台导入交易标的1764宗,实现交易额9.12亿元,综合溢价率达9.53%。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市投资集团科学布局、有效整合资源的乘数效应,还彰显了这种市场化创新运营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为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两山公司通过联合地方国企设立9家县域子(分)公司,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全覆盖,并积极向泉州、江西等域外地区延伸,构建起跨区域资源流通网络。这一网络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农村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目前,全市有近300家村集体的资源资产入场公开交易,累计成交标的1270宗,并有85%的标的实现溢价,共为村集体溢价增收1.34亿元,大大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2024年7月,泰宁县大布乡双垅水电站经营权承包项目溢价增收320万元;2025年2月,明溪县盖洋镇大洋村毛竹山场经营权承租项目溢价增收43.6万元;2025年5月,沙县高砂员垱溪村木材竞买项目溢价增收21.8万元......等等。这些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两山平台在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提升生态资源价值方面的卓越成效。
平台经济:打造区域联动新枢纽,促进生产要素聚集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两山公司依托沙县农交中心持续拓展提升市场能级,交易品类从最早单一的林权流转拓展至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生产要素等四大类18个品种;其全国首创的“林票2.0”以创新性和引领性成为平台“拳头”产品,入市一年时间就实现市场交易流通近3000万元,吸引了全国众多地区的关注和学习。
为打造平台经济,两山公司开展全方位、多维度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行业展会、专题推介会等渠道,向市场主体展示平台优势;同时,积极“走出去”,融入长江流域共同市场,与上海交易集团等知名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打破资源流通壁垒,促进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向平台聚集。目前,平台已吸引全省8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的林场林企入驻,汇聚6000余名活跃客户,投资人遍布浙江、安徽、江西等9省,累计引入市外资金8.14亿元,项目跨区域交易越发活跃。5月15日福州市鼓楼区闽光酒店招租项目通过平台的线上精准招商、线下深度对接,经过79轮激烈竞价,最终以106.88万元成交,溢价率101%,为国企资产增值53.71万元,充分彰显了平台在推动公平竞争、发现市场价格的功能作用。
展望未来,市投资集团两山公司将依托四级服务体系,紧扣“生态+”发展主线,坚持以打造“两山”转化平台为核心目标,通过生态资源收储、监测、核算、评估、交易一体化运营,抓紧建成全省首个“一网交易”生态产品交易综合服务系统,全面推动生态产品交易扩面提质,打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明模式”,争取在践行“两山”理念的征程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