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301-03-2025-00001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国资委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1-21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市委、市政府:
2024年,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国资国企各项工作,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市国资系统开展“第一议题”学习756次,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249次,领导干部上党课244次,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等研讨125次,覆盖党员1809人。制定完善《市国资委党委班子主体责任清单》,从22个方面规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建立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95个、帮扶民营企业4家、挂点村2个。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4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印发工作提醒5份,各企业党委书记上纪律党课23次,处级干部到挂钩联系支部上党课37次,邀请驻委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题辅导《条例》5场次,邀请专家、领导开展专题讲座12场次,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党课108次,交流研讨301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凝聚共识,形成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氛围。组织开展“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学党纪 强党性 学模范 建新功”“廉洁文化书法展”等活动。三是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开展好“坚守精文减会硬杠杠、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提高调查研究实效、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9项专项整治。根据市审计局对市属国企进行资产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7个问题,督促各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期整改完成。按驻委纪检监察组《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列明4项工作清单,督促责任科室和责任企业完成整改。建立起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完善制度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强化法治宣传,提升国企法治化水平。一是开展集中学法。印发了《三明市国资委关于印发2024年度学法用法计划的通知》,对年度学法用法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每周二下午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党章、党内法规、政策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开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等专题培训,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规定和重点内容,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普及法治、国家安全、反邪教警示、反诈、禁毒等法治知识,结合“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组织所属企业集团及其权属企业志愿者持续开展计量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用气知识普法宣传;结合“安全生产月”,在永星国际项目指挥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进行商场逃生和现场灭火演练,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三是推进线上学法。充分利用委网站等平台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线上自学,推动学习法律法规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全系统职工干部参加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的“民法典”“宪法宣传周”网络知识竞答活动570余人,并参加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央企大讲堂、福建国资大讲堂等网络专题视频学习,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意识。
(三)强化国资监管,提升综合监管水平。一是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制定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审计监督调查重点的实施方案》,组织对出资企业三个领域开展专题审计调查,对三家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加大内部体系监督评价工作力度,推动企业提升内部管控能力,揭示风险易发多发环节领域,达到“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的目标,持续与各级监督力量协同,充分发挥好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合规管理。制定了《出资企业违规经营投资问题线索查处工作指引》《三明市2024年国资领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三明市属企业资产资产租赁和经营业务承包管理工作指引》《三明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坚决遏制企业无关多元化、“铺摊子”投资,确保各企业运行有序可控。三是强化财务监管工作。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通知》,要求企业进一步梳理每笔回款所对应的应收款项,重点加强对3年以上帐龄非政府类应收款的催收力度,建立企业应收帐款管理长效机制。对市文旅集团开展统计评价调查,全面了解企业近年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工作。开展安全和消防工作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市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等方面全面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开展安全生产“一季一警示”活动,组织学习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所出资企业共开展学习95次,参与1297人次。督促所出资企业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和“拆窗破网”、叉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平安三明”建设攻坚战役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等各项专项行动。
(四)弘扬廉洁文化,树立“清风”国企形象。一是持续推进“清风国企”品牌打造。印发《2024年度实施“八大行动”,打造“清风国企”工作任务清单》,推进8个方面27项任务在基层落深落实落细。持续创建“清风国企”品牌,有关做法被《人民周刊》第11期刊发,并被学习强国、八闽国资等媒体宣传。4月,在全市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上作交流发言;10月,在全市廉洁文化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推广。二是持续增强国有企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通过“三会一课”“干部廉洁课堂”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组织开展廉洁文化宣传展播视频征集工作,共征集到《收守一念间》《爱廉说》《局变》《选择》等廉洁教育微视频16个,其中《局变》《红线》《爱廉说》3个视频被省纪委监委网站、八闽国资、市纪委监委网站登载播放。三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干部“廉洁课堂”的实施方案》,通过“短、快、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干部“廉洁课堂”,进一步提升廉洁教育质效。全年开展警示教育工作303次,受教育人数5919人。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市国资委在法治建设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工作要求以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开展普法工作内容形式较为单一,还不够丰富,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国资国企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国资国企监管、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适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求的依法监管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方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不足,企业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健全,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党委书记吴擢祥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并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委工作总体计划,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为进一步提升国资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讲政治、讲纪律的意识,党委书记吴擢祥带领国资系统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要求党员干部职工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指导督促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建设列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与经营业务同部署、同推进。积极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工作。今年来,组织开展了2024年国有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网络培训班,邀请市公安局负责同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开展“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进企业”专题讲座,对我委及市属国资系统干部职工进行网络安全工作知识培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让每一位员工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4月19日,组织开展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合规管理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法治素养,企业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委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有针对、有计划、分批次的方式对全系统人员进行法治培训,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全面提升干部的法治素养。二是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合规经营与风险防范,加强对国有企业债务、资金、安全生产、廉政、法律、维稳及生产经营等重大风险管控。发挥好与人行三明支行建立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防控联动机制作用,按照“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监管线和预警线,保持市属企业负债控制在合理区间,坚决守住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三是进一步强化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督促各企业结合实际,抓好法律风险防范处置,加大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及时发现并评估潜在法律风险,确保法律纠纷得到及时解决,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明市国资委
2025年1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